舌红中有微黄滑苔。为外邪入里化热,宜解表清里,或温病由气分转营分,宜透营转气。若舌干燥,则为腑实之象,宜通腑泄热(见《伤寒舌鉴》)。
见《四川中药志》。即人中白,详该条。
见《海南植物志》。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胎怯。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舌干枯燥裂,糙刺如沙鱼皮。为津液干涸之候,症属危重(见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子为弄璋。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