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衡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南宋医家。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祖父名民望,撰有《婴孩妙诀》2卷;父名麟,他继承祖业,尤精儿科。整理家传经验,撰有《博济婴孩宝书》20卷,曾刊于会稽,均佚。
【生卒】:十二世纪
【介绍】:
南宋医家。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祖父名民望,撰有《婴孩妙诀》2卷;父名麟,他继承祖业,尤精儿科。整理家传经验,撰有《博济婴孩宝书》20卷,曾刊于会稽,均佚。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活幼心法条。
《类证治裁》卷八方。戎盐一升,炙皂角(去皮子)五钱,细辛一两。为末,盛于囊中,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恶水毕出,以温汤洗之。治青瘕,症见瘕聚左右胁,崩中不禁,下青汁者。
一名单腹胀。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内伤门》:“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
指肾阴液被热邪所消耗的病变。多发生在温病后期。症见低热、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瘦,脉细数或虚数等。
【生卒】:1320~1389【介绍】:明代医学家。一名公爽,字全善。浙江萧山人。年轻时开始学医,读医书较多,钻研三十年,曾被朱元璋召到南京治病。楼氏遵从《内经》等古典医理,认为“千变万化之病态”,都离
病证名。即新生儿腹痛夜啼,详新生儿腹痛条。
病证名。指麻毒攻肺,呼吸急促之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初出未透,无汗喘急者,此表实拂郁其毒也,宜用麻杏石甘汤发之。疹已出,胸满喘急,此毒气内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气化毒饮(前胡、桔梗、瓜蒌仁、
外科外治法之一,灸法的一种。见《外科大成》卷一。又名桑枝灸法。适用于痈疽初起肿痛,坚而不溃或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有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助阳生肌之效。其法:用新桑枝或桑木枝,劈如指粗,约九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