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营同病
见气营两燔条。
见气营两燔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劳倦恶寒,脉必缓弱,或气口虚大无力,兼见倦怠,手心独热。此劳倦过度,脾胃不足,卫阳下陷,宜补中益气汤,甚加桂、附以行参、芪之力。”参见恶寒、内伤恶寒条。
舌质红而有裂纹。为里热内迫,肺胃阴伤,宜甘寒泻火,育阴生津。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病见脚膝浮肿者。多因水湿之邪,从下感受,经络不得宣通所致。证见足胫肿大,麻木重着,软弱无力,或生臁疮,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等。本病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脚气
藏医学术流派之一。指以舒卡·年姆尼多吉为主,包括著名医家舒卡·洛追给布等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所创立的学术派别。其特点是擅长使用清热药物,对温热病的治疗有良效。此学派还以擅长绘制人体解剖图的绘制著名于世。
见《四川中药志》。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出《本草拾遗》。为榼藤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猪笼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