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医学正传》卷五方。槟榔五两,大黄八两,黑牵牛子四两,皂角十枚,苦楝根皮一斤。前三味为末,后二味熬膏,搜和为丸,梧桐子大,再用沉香、木香、雷丸各一两分研,依次为衣,每服三丸,四更时砂糖水送下。治虫积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茉莉花,详该条。
见《中医杂志》,(12):812,1958。为桃南瓜之别名。详该条。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竹沥一斗四升,独活、芍药、防风、茵芋、甘草、白术、葛根、细辛、黄芩、川芎各二两,桂心、防己、人参、石膏、麻黄各一两,生姜、茯苓各三两,乌头一枚。为粗末,以竹沥煮取四升,分六次服
证名。凡滞而不得发越之证,总称郁证。简称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有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属五气之郁,后世合称五郁。《丹溪心法》将郁证分为气郁、血郁,湿郁、热郁、痰郁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介绍】:参见杜鸿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