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正头痛

正头痛

病证名。①即冲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冲头痛条。②指满头皆痛之症,与偏头痛相对而言。《溪医述·病症辨异》:“正头痛者,满头皆痛,……偏头风者,但在半边。”参见头痛条。

猜你喜欢

  • 产后交肠病

    病名。又名差经。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谓之差经,大小便易位而出。干粪结燥不行,方用润肠汤(麻黄、大黄、生地、熟地、升麻、当归尾、桃仁、红花、甘草)治之。如大便溏薄,而从小便出者,宜五苓散

  • 竹节白附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白附之别名,详该条。

  • 揉脐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针灸大成》卷十:“揉脐法:掐斗肘毕,又以左大指按儿脐下丹田不动,以右大指周围搓摩之,一往一来。”《幼科推拿秘书》:“神厥,揉此止泻痢。”

  • 审视瑶函

    眼科著作。一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6卷,卷首1卷。明·傅仁宇撰。刊于1644年。卷首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及运气论;卷1~2总论眼科生理及证治大要;卷3~6将眼科病分为108症作了较

  • 咽疮风

    病名。系指因风热外侵,或真阴亏竭,相火薰灼咽喉所致的口内糜烂成疮。《重楼玉钥》卷上:“初起生咽喉间,或红黄色如粟形者,日久满喉成疮及满口生者,渐变紫黑不能吞咽”。此症有虚实之别,凡属风热者,症见发热恶

  • 半边梳

    见《广东中草药》。即半边旗,详该条。

  • 九科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不久即改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

  • 小儿脓血痢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痢疾脓血相杂,为湿热毒气内侵所致,因毒气化热,热迫血行,渗出大肠,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故利下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治宜清肠和血,用芍药汤或香连丸加水杨

  • 乳食作痛啼

    病证名。指小儿因乳食所伤而致腹痛啼哭。《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因儿饮乳,乳壅不散,伤动脾胃,脾胃气弱,不能消化,滞乳停留,与正气交击,故成阵作痛而啼也。”治宜消乳导滞。用保和丸加木香、厚朴。或以熟艾

  • 徐选

    【介绍】:参见徐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