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疮疡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患的。相当于现在的外科。参见十三科条。
五蒸之一。亦名血蒸。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五蒸条。
养生术语。神,指意念精神。存神,即控制意念,集中精神。修炼气功由此而“入静”。有时也指身中部位,并认为这些部位都各有神主之。《后汉书·冯衍传》:“守寂寞而存神。”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脚趾关节。
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即发热怕冷。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系感冒、伤寒、温病等多种外感热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先见恶寒,继而发热,发热后恶寒即减轻。亦有已发热而仍恶寒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禾发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绝痧方,见该条。
丛书。包括四种医著,即清·庄一夔《遂生编》1卷,《福幼编》1卷;清·周鹤群《良方集要》1卷;清·李嘉祥《经验良方》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