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一书(1752年刊行)。
骨名。又名脊骨、脊梁骨。解剖学同名骨。由33个椎骨构成。是躯干的中轴,并保护着脊髓。脊柱骨可划分为五部,即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合并为一骶骨,尾椎4个合并为一尾骨。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介绍】:见郑虔条。
见《白喉忌表抉微》。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称为“猛将”云:“非急重之症,以及误服禁忌之药,渐见败象者,不可轻用。”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详药将条及各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痈。见该条。
【介绍】:见刘瑾条。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病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