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三泪之一。指眼眵泪液混流,“稠如浊酒豆浆”。(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银海精微》:“肺经实热故目眵泪出而不绝也。治之须用泻肺汤,泻肺经之实热,后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火。”
脉学著作。明·张介宾撰。3卷(即《景岳全书》4~6卷)。上卷阐述《内经》脉义;中卷分析脉神、脉位,介绍16种脉象,并兼析脉之常变、逆顺等情况;下卷列述《难经》、张仲景、滑寿等诸家脉义以资参考。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同舟楫之剂。详该条。
针灸经脉专书。5卷。日本·小坂营升撰。刊于1810年。卷1~3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经穴,根据古今各家学说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并绘图;卷4论内景脏腑;卷5为周身名位,诸穴异名及动脉等。其图形则多参考西医
经穴名,代号SI8。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合(土)穴。位于尺骨鹰咀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屈肘取穴。一说在“天井外旁五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并有尺侧上、下副
病名。系指因大病后气血虚损所致之耳聋;或病后余邪未尽,壅滞经脉所致之耳鸣耳聋。治宜益气补血、清余邪、通经脉。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竹叶石膏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证名。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感觉。多因暴感寒邪,或心火热甚,阳气被遏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战慄,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