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春月咳嗽

春月咳嗽

指春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春月咳嗽: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重,身热头疼,用《局方》消风散。盖肺主皮毛肺气虚腠理不密,风邪易入,治法当解表兼实肺气。肺有火,则腠理不闭,风邪外乘,治宜解表兼清肺火火邪退即止。若数行解散,则重亡津液,邪蕴而为肺疽肺痿矣。故凡肺受邪,不能输化,小便短少,皮肤渐肿,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汤,以补脾肺,六味丸以滋肾水。”《温热经解》:“春咳嗽者,风气通肝,人气上升,法当清解,加减桑菊饮主之。”《类证治裁·咳嗽》:“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栝蒌仁之属。”参见风寒咳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李庆嗣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金代医家。洛州(今河南永年、肥乡一带)人。因科举不中,弃而学医。1149~1152年(天德间)大疫,广平(今河北省属)贫苦群众往往全家染病,李氏救治无数。著有《伤寒纂类》、

  • 地罗汉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

  • 药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

  • 舌麻

    证名。指舌有麻木的感觉。《嵩崖尊生书》卷六:“血虚亦舌麻,火痰居多,审因施治。”《证治汇补·麻木章》:“脾肾亏,湿痰风化乘间而入,均使舌本麻木。”参见舌痹条。

  • 平人

    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古代诊法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与病人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一平人。平人者不病

  • 清热退翳汤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方。栀子(微炒)、胡黄连、木贼、赤芍药、生地黄、羚羊角、龙胆草、银柴胡、蝉蜕、甘草、菊花、蒺藜。加灯心,水煎服。治疳热上攻而致的眼疳,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流

  • 山黄豆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大红袍之别名,详该条。

  • 喜笑不休

    证名。指喜笑不能自制之症。出《灵枢·经脉》。又称多喜。简称喜。多因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所致。治宜逐痰降火,定志安神。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服黄连解毒汤、定志丸等方。亦有因肾亏肝旺而致。《张氏医通》

  • 产后呕逆不食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多因产后劳伤脏腑,寒邪乘于脾胃,气逆呕吐;瘀血上冲,胃失和降;或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寒邪乘于脾胃者,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温胃丁香散(当归、白术、炮姜、丁香、人参、

  • 内八卦

    推拿穴位。即八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