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昏运

猜你喜欢

  • 草鞋底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振挺

    整骨按摩使用的木棒器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长尺半,圆如钱大,或面杖亦可。盖受伤之处,气血凝结疼痛肿硬,用此挺微微振击其上下四旁,使气血流通,得以四散则疼痛渐减,肿硬渐消也。”适用于外伤后气

  • 灶突墨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百草霜之别名,详该条。

  • 二仙胶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即龟鹿二仙胶,见该条。

  • 勿听子俗解脉诀

    见王叔和脉诀条。

  • 育阴潜阳

    滋阴与潜阳相结合,治疗肝肾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临床表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烦躁、易怒,头面烘热,口燥咽干,失眠多梦,舌质红,脉弦细数等症。常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旱莲草等滋养肝肾之阴;用牡蛎、龙骨

  • 卒失音

    病证名。突然声音嘶哑。《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喉咙者,气之道路;喉厌者,音之门户。有暴寒气,客于喉厌,喉厌得寒,即不能发声,故卒然失音也。”治宜温散寒邪。用金沸草散之类。

  • 刀豆子

    见《本草纲目》。即刀豆,详该条。

  • 产后发热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常见的有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外感多因气血骤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袭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无汗或咳嗽流涕,治宜养血祛风

  • 倒敛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疹出后,其毒当敛不敛,复入于里者,谓之倒敛,多见于元气素弱,又不食,常自利以致气馁,不能托毒外出者。治以益气托毒为宜,如异功散加黄芪、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