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详搐条。
小儿的牙齿,相当于正常幼儿7~8岁前长出来的牙齿。随着年龄的增长,乳齿逐步脱落,更换为久齿。
见《陕西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全舌红绛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盛营血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治之(见《伤寒舌鉴》)。
鼓膜之俗称。在耳孔之底,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参见耳及皮膜条。
块状的痰。由于肺失清肃,气机失调,郁结凝聚而致。痰难吐咯,吐痰成块状。治疗以顺气、化痰、清热等法。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家秘天地煎第二方,见家秘天地煎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为山稔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干地黄,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玉文。金川(属浙江)人。撰有《盘珠集胎产全集》、《医方一盘珠》(1749年刻行)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