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皮肤粘膜柔嫩,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因而发生感染,即易产生“正不胜邪,邪毒入血”现象。细菌邪毒扩散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了全身性的化脓性感染。甚则由于正气衰弱而出现“邪毒内陷,侵袭脏腑”危候。如皮肤的化脓性病灶、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出生时吸入污染羊水,或在胎内因母亲患败血症等都可引起。治以清热解毒泻火凉血为主,可用清瘟败毒饮神昏紫雪丹黄疸茵陈蒿满天星。如正气衰弱,邪毒内陷,除清热解毒之外,尚须加重扶正之品,如人参黄芪之类。

猜你喜欢

  • 外阴炎

    病名。外阴部炎症,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溃疡,起脓泡,分泌物增多。若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或有皲裂。多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属带下、阴痒、阴疮范畴。宜清肝泻火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熏洗药方:苦

  • 外科心法

    书名。①明·薛己撰,7卷。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是以外科医论和医案为主的著作。卷1~2集录各家外科诊治大法;卷3~6多系作者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卷7总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剂并附经验方。②清·唐黉辑。

  • 山茄花

    出《扁鹊心书》。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 戴麟郊

    【介绍】:见戴天章条。

  • 七宝美髯丸

    即七宝美髯丹,见该条。

  • 喉科草

    见《中医方药学》。为火炭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 水渍手脚丫烂疮

    病名。指生于手脚丫间的湿疮。出《外科启玄》卷九。又名水渍疮。因久浸水浆或久居水湿之地,湿邪外渍加之局部磨擦而成。常发于手丫及脚丫部,初起患处肿胀,白腐起皱,继因磨擦而糜烂,流水,自觉痒痛,多见辛苦劳作

  • 脽(shuí 谁)

    臀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固,腰脽痛。”

  • 产后淋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指产后小便频数,涩痛的病症。多因产后阴血骤亏,虚热内生,或产后邪热客于胞中,致使热迫膀胱。症见小便频数,涩痛不已。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茅根汤(白茅根、瞿麦、茯苓、冬葵子、桃胶、

  • 舌横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横舌,即哑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