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阴寒之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夏暑。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格阳于外,虚火浮动,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病名。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华氏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
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羊耳菊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品汇精要》。《神农本草经》称为巨胜,即黑芝麻,详该条。
骨之呈长柱状者。如股骨、胫骨等。多中空如管,充藏骨髓。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即起坐生花,详该条。
脾所主之肌肉为脏腑的外卫,循行于皮肤之中的卫气为体表之外卫,合称两卫。《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