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何游条。
又名顑。面颊的下部。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有一种蛔虫瘤,生于胁下。”据文献记载:日久瘤体破溃,有“蛔虫”自出。宜大补元气,服人参养荣汤。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用大黄、牛蒡、枳壳治伤寒热结,大
脉象。来迟去疾之脉。为内邪有余,表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平脉法》:“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土贝母之简称,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绿的异体字,见“菉竹堂集验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