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分类名。指十四经脉所属的穴位,简称经穴。穴位分经,《黄帝内经》中有分散记述,及至《针灸甲乙经》已较系统,载有双穴300,单穴49,合计349穴。到清代《针灸逢源》,经穴的数字已达361穴。现仍以此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介绍】:见胡大卿条。
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参见岐黄、岐伯、黄帝等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芸苔:“初起似疿,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温热药治寒证,寒象不解而更甚,这不是属于外寒之证,而是真阳(肾阳)不足的虚寒;应温补肾阳,则寒象自除。参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经条。
见《普济方》。即绿矾,详该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