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指肌肉、脂肪肥厚的人。《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
见尚论篇条。
证名。指目视昏矇不清。多由阳明腑热炽盛,邪热上蒸所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本义》:“其目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亦不太肿。内服凉剂,久之必烂。”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症见咽喉微肿不大,色紫,脉缓,属寒象。切不可作火邪治。治宜温散寒邪。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或用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绝,醒则吐出如绿豆粉,浓厚而带青色,此寒极之痰。……惟以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胸前,熨完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