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

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多数具有发作性特点。发作一般可持续3~5分钟,也有持续几个小时的。发作从体表上恒定的一点开始,以一定的宽度(1.5~3.0cm)和速度(10~40cm/s)循经走行,有近半数可达本经脉全程。发作时,可伴有循经脉所过肢体的不自主运动,或所过部位内脏的危象。有部份症例可出现压迫阻断现象,或在发作后遗留有循经感觉障碍带或多节段组合形式的感觉障碍区。这种感觉障碍带也出现在诱发性循经感觉病的患者身上,称为诱发性循经感觉反应带。

猜你喜欢

  • 陆瘦燕

    【生卒】:1909~1969【介绍】:针灸学家。本姓李,字昌,因从舅姓,改姓陆。江苏昆山人。父李培卿,针术精湛,瘦燕秉承家学,亦精是术。十八岁赴上海,并在昆、沪两处设诊,后定居沪上。建国后,在上海市公

  • 头风屑

    证名。指头皮燥痒,搔落白屑的病证。见《医碥·头痛》。《证治准绳·头痛》:“梳头有雪皮见,肺之证也。肺主皮毛,大便实,泻青丸主之,虚者,人参消风散主之。万病紫苑丸治头多白屑,每服三丸至五、七丸,姜汤下。

  • 绝嗣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指婚后不孕,不生子女。

  • 胡道洽

    【介绍】:见胡洽条。

  • 竹筒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

  • 扁鹊心书

    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另有《神方》1卷)。作者以《内经》为医学正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

  • 内托黄芪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方。黄芪八两,当归三两,肉桂(去粗皮)、木香、乳香(另研)、沉香各一两。为细末,用绿豆粉四两,生姜自然汁煮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治疮疡误治,邪滞经络,白脓

  • 凉膈攻毒饮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栀子、黄连、石膏、荆芥、紫花地丁、炒枳壳、桔梗、玄参、生地黄、炒牛蒡子、大黄、赤芍药、甘草、薄荷、木通、灯心、竹叶。水煎服。治胸前出痘,攒聚粘连。

  • 白花石竹

    见《安徽中草药》。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 山帚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一叶萩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