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眼干燥滞涩或似异物入目般涩痛不适,称目涩。《诸病源候论》卷廿八:“目,肝之外候也。……上液之道,若悲哀内动腑脏,则液道开而泣下,其液竭者,则目涩;又风邪内乘其腑脏,外传于液道,亦令泣下而数欠,泣
见沈氏尊生书条。
推拿方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用手掌摩动腹部。《理瀹骈文》:“调中者摩腹,寓大和(健脾丸名)之理。”为内伤调补之法。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
病名。为有头疽生于脊背者。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三。脏腑俞穴皆在背部,故本病多因脏腑气血不调,或火毒内郁,或阴虚火盛凝滞经脉,使气血壅滞不通而发。又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后世又有上搭
《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
书名。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3卷。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因系节录,内容不够完备,虞氏注文亦较简略。
【生卒】:583~669【介绍】:唐代医家。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曹县)人。以医名,本姓徐,因避讳改名李勣。唐太宗、高宗时身居要职。657年曾与许孝宗、孔志约等参与并领导《新修本草》的编写和颁行工作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排尿后有精液滑出,多因气虚不能固摄所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参见滑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