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寻骨风,详该条。
又名拭口法、拭秽法。古人认为小儿初生,必须先以绢裹指,拭净口中秽液,“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千金要方》)。历代医著均有类似的记载。在临床上婴儿开始呼吸前,应清除口咽内的粘液,亦可倒提婴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即“中运”,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参见疔条。
《揣摩有得集》方。款冬花(蜜炙)一钱五分,当归、玉竹(蜜炙)、枇杷叶各一钱,贝母、生甘草、天竺黄各五分,犀角、蔻仁末、橘红各三分,胆南星一分。加藕节一寸,水煎服。治小儿夏月风火咳嗽,唇焦口干,发烧,昏
出《名医别录》。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侧首直立,一手向下弯至腰后;另一手向上弯至项后,如拔刀状;然后两手交替作上述动作。《易筋经》:“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匀,两膝立直,左右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