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仓,见该条。
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指脐带。②指膀胱。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半身不遂,详该条。
病证名。五脏病变而致遗精的统称。《医宗必读·遗精》:“若乎五脏各得其职,则精藏而治。苟一脏不得其正,甚者必害心肾之主精者焉。治之之法,独因肾病而遗者,治其肾,由他脏而致者,则他脏与肾两治之。”《证治汇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经的病变。燥气最易耗伤津液,燥邪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难出,或痰中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等证候。有温燥、凉燥之分。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
【介绍】:宋代医生。精通医药及针术,善治危重病人。民间曾传他治愈一例喉蛾的验案。
煎服法之一。同冲服。详该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