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血气伤竭为内极七病,即旧方所云七害也。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任(任同妊),七者害眼。皆产时伤动血气,其后虚极未平复,犯此七条而生诸病。”
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详该条。
【介绍】:见罗周彦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黄芪、白蒺藜、川楝子、炒茴香、炮川乌、赤小豆、炒地龙、防风各一两,乌药二两。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或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治肾脏风虚,头面虚浮
病名。多由时病热毒不清引起。《重楼玉钥续编》:“舌根生痈,红而且肿。”甚至连喉肿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可选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参见舌痈条。
即亡津液。详该条。
见《本草原始》。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