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增订伪药条辨》。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是在身体上刺字、刺花的古代习俗。
病证名。见《诊余集·黄疸》。其症“忽然呕吐,发热,遍体疼痛,热退则面目俱黄,此宜从疏肝理气,利湿健脾自愈,又不可用温热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出《岭南采药录》。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指头痛鸣响、面起核块的病证。见《保命集·大头论》。多由风邪外袭或痰热生风所致。《张氏医通》卷五:“头痛而起核块者,雷头风也。或头中如雷之鸣,为风客所致。”《赤水玄珠·头痛门》:“夫此病未有不因
见《四川中药志》。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即戎盐。见该条。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亦称子夜。指子时。详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