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尿血

尿血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其症属心肝火盛者,可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治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倘火盛伤阴小便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腿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者,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亦有日久导致脾肾气虚,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酸肢冷,舌质淡,脉虚软者,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本证可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某些血液病等病。

猜你喜欢

  • 咽喉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宋代未独立设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 散针法

    在病痛局部选穴针刺。《医学入门》:“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

  • 行瘀

    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详祛瘀活血条。

  • 十二节刺

    即十二刺。见该条。

  • 粗工

    古代对技术低劣医生的称谓。《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

  • 晨运

    病证名。见《医林绳墨·眩运》。又称晨晕、早起眩晕。指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多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详晨晕、早起眩晕、阳虚眩晕、痰晕条。

  • 经穴

    ①十四经穴的简称。见该条。②五输穴之一。出《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输穴之一。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即经渠(肺)、阳溪(大肠)、解溪(胃)、商丘(脾)、灵道(心)、阳谷(小肠)、昆仑(膀胱)、复溜(肾)、

  • 月水不利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一指经闭,二指经行不畅。

  •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针灸著作。又名《洁古云岐针法》,1卷。金元·张璧撰(按:张璧即云岐子,其父为张洁古)。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文字简略。内有:论迎随补泻、经络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经络腧穴配合法

  • 脂人

    指脂肪虽多而身形小的人。《灵枢·卫气失常》:“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