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原候论》卷三十五。即王烂疮。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
脐带的别名。
病证名。《活幼心书·决证诗赋》:“孩子伤寒又夹风,目多泪泪脸腮红。太阳冷汗微生喘,口水如涎滴满胸。”治宜香苏饮,加桂枝,疏风散寒。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暑泄。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
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甲子年为开始运算之年。《素问·五运行大论》:“首甲定运。”
见《大生要旨》卷二。即子嗽。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即肝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
【介绍】:见董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