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叶冬青

小叶冬青

见《安徽中草药》。为四季青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苦温平燥

    治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用药如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代表方如杏苏散。

  • 晏晡

    即黄昏,指戌时。《灵枢·病传》:“冬大晨,夏晏晡。”张景岳注:“晏晡戌时也。”参见十二时条。

  • 流火流痰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流火流痰痧》:“痧毒传变,不待时日,朝发于足而足肿痛,夕流于手而手肿痛,朝发于肌肤而肌肤红肿,夕入于里而痰喘不休。此等之痧,乍隐乍现,乍来乍去,按之脉而痧脉或不现,最难识认。如痧

  • 紧病

    古病名。又称急病。指突然发生的剧烈水泻病证。以其病势紧急,病情紧要,故以“紧”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夏暑暴泻如水,周身疼痛,汗出,脉弱少气,甚者加吐,此名紧病。浆水散。”本病可见于急性肠胃炎、

  • 外感中热泻

    病证名。指内有积热,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症因脉治》卷四:“中热泻之症,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浮数者热在表,宜柴葛芩连

  • 脏脉

    ①五脏之经脉。《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藏脉。”一说指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②真脏之脉。详真脏脉条。

  • 柰花

    出《丹铅杂录》。为茉莉花之别名,详该条。

  • 药物中毒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

  • 通经

    是治疗闭经,使之通畅的方法。治疗经闭先排除怀孕期、哺乳期或绝经期的生理性经闭,再分别虚实。常用通经治法为:①气血两虚证。表现为经闭、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疲乏、舌淡无苔、脉沉细,用当归、白芍、川芎、

  • 白翳黄心内障

    眼科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黄心翳。此障“四边皆白,中心一点微黄色,隐在黑珠内,映出珠外。”(《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