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郁

猜你喜欢

  • 发眉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即眉疽,见该条。

  • 疫喉自汗

    病证名。指患疫喉而汗自出。若汗出痧透,喉烂渐退者为顺症。反之,若得汗而痧仍隐,喉烂反盛者则为疫火太甚,邪毒不能外达,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 伤风发痉

    病证名。因伤风而发痉者。风邪郁于太阳经络,不得疏泄,阻于经络而致痉。症见发热、头痛而身不痛,有汗,或鼻鸣,干呕,四肢搐搦,目上视,手足牵动有力,脉来浮缓。治宜祛风和营卫,用桂枝汤;如兼有伤食腹痛,宜天

  • 天柱倒

    病证名。又名项软。《活幼心书》卷上:“忽然天柱倒何如,此病皆因肝肾虚,外有风邪容易袭,故传项软不相随。”即天柱骨倒,参该条。

  • 地丁肿

    病证名。地丁(即悬雍垂)红热肿痛。为心火上炎,血热为患所致。病之初起,地丁微红,逐渐肿大,继而色鲜红,肿甚而热痛,啼叫不安,妨碍吮乳、吞咽和呼吸,并有窒息的危险。治宜泻火解毒,用犀角、连翘、黄连、大青

  • 野麻豌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 走精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走精黄,病人昏昏饶睡,四肢疼痛,面目俱黄,舌上紫色,甚则舌面坼裂,及加黑色,此是走精黄,宜用药烙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 热厥心痛

    证名。指热郁气逆所致的心痛。《活法机要·心痛证》:“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

  • 秘传推拿妙诀

    推拿专著,又名《小儿推拿秘诀》。2卷。明·周于藩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年)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

  • 明目至宝赋

    见明目至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