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密嘿

密嘿

证名。嘿通“默”。密嘿,沉默不语之意。《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参见忧郁条。

猜你喜欢

  • 退翳膏

    《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方。蕤仁、升麻各三分,连翘、防风、青皮各四分,甘草、柴胡各五分,当归身六分,黄连三钱,生地黄一钱五分,荆芥穗一钱(水半盏,浸后待用)。用水一碗,入前药煎至半碗,去滓再煎至半盏,入

  • 巅顶痛

    证名。顶巅痛的别称。《医林绳墨·头痛》:“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锐眥,上额交巅,令人头痛,则曰巅顶痛。”详顶巅痛条。

  • 折肱漫录

    医话著作。6卷(一作7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黄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分

  • 地胡椒

    见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 普济消毒饮

    即普济消毒饮子,详该条。

  • 张锡驹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令韶。浙江钱塘人。曾学医于名医张志聪,钻研伤寒学,撰有《伤寒论直解》6卷(1712年刻行),另有《胃气论》(1797年日本刻行)。

  • 内伤泄泻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积热泄泻、积寒泄泻、痰积泄泻、食积泄泻、脾虚泄泻。又如气泻、积瘀泄、酒泄、肾泄、肝泄等,亦属内伤泄泻。参见各条。

  • 黄维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圣济经解义》10卷,已佚。

  • 清火止咳汤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枳壳、杏仁、黄芩、石膏、栀子、栝蒌霜、桔梗、桑白皮、知母、贝母、前胡、甘草、生姜。水煎服。治新咳由火热而致者。

  • 声哑嗽

    病证名。指咳嗽而声嘶哑者。见《不居集》卷十五。多因痰热壅肺,肺气不清,或因寒包热而致肺气不宣。若治宜清肺中邪滞,或散寒透热,如清咽宁嗽汤及细辛、半夏、生姜等药。痨瘵病人因肺阴耗伤,亦可见咳嗽声哑。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