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脏腑久积风热,内熏肝经,冲发于目,始则肿赤隐痛多泪,日久津液涩少,睑眦皮急,致睫拳倒刺,隐摩瞳人。”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善治奇病,生平不详。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系指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即牙根。详该条。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病名。长虫病、赤虫病、蛲虫病的合称。《诸病源候论·三虫候》:“三虫者,长虫、赤虫、蛲虫也。……此既是九虫内之三者,而今别立名,当以其三种偏发动成病,故谓之三虫也。”治宜白蔹丸等方。(见《太平圣惠方》)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主运气有余,为太过。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门,指汗孔。开鬼门,即汗法。详该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北梦琐言》记载:一富商中夜暴死,梁为诊脉,认为是食物中毒。询问后,知为半夏中毒,为捣姜汁抉齿灌之,半日而愈。
祛痰法之一。消解痰涎的方法。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