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的俗称。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其法斜针浅刺,故名浮刺。
见纳支法条。
【生卒】:1120~1174【介绍】:南宋医家。字景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任翰林学士。1170年(乾道六年)撰《洪氏集验方》6卷。
即被动动作。见该条。
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又名口疳。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口腔不洁,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侵蚀于口而成。症见口中溃烂,常发生于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有时扩展到唇外,口角、齿龈及咽喉。
见《陕西中草药》。为刺楸树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妊娠中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