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宫外妊娠

子宫外妊娠

病名。简称宫外孕。指子宫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临床表现有停经,早孕反应,发作性小腹部剧痛,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贫血,休克等症状。多属瘀血内停,气机阻滞的实症。按病变的情况,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一般分为三型:①休克型:腹痛剧烈,面色苍白,头出冷汗,四肢厥逆,血压下降,脉象沉细而弱。症属正虚邪实,治以回阳救逆,佐以扶正,活血化瘀之法,用参附汤加丹参赤芍、乳香、没药,并配合输血补液治疗。②不稳定型:腹痛反复发作,病情不稳定,胚胎未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属瘀血内停少腹实证,宜活血化瘀止痛,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加减。若兼寒证表现有形寒肢冷者加桂、附之类,以温经回阳;兼热证表现有发热腹痛拒按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兼腹实证者表现有大便秘结腹胀鼓肠加大黄枳实芒硝;胀甚者加川楝子木香元胡。③包块型:胚胎已死,病情稳定,盆腔形成血肿。症属瘀血内结,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活络效灵丹加三棱莪术、穿山甲等。如休克不能纠正,或疑似间质部妊娠,胚胎继续存活,或并发肠梗阻者,应行开腹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 胎上逼心

    见《女科辑要》。即子悬。详该条。

  • 温病明理

    书名。4卷。恽铁樵撰。刊于1928年。本书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

  • 清暑利湿

    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暑多挟湿,故清暑常须利湿。症见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者,用六一散、薏苡竹叶散。

  • 打灯火

    即灯火灸,见该条。

  • 小儿肺病证治

    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肺为娇脏,主气之宣发肃降。《育婴家秘》:“肺最居上,为脏腑之华盖,息之出入,气之升降,必由之路,故主气。”寒热伤肺,则气逆,为喘为咳。因于寒者,麻黄汤主之;因于热者,宜泻白散;肺热

  • 饶东溪

    【介绍】:见饶鹏条。

  • 清者温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清稍次于寒,温稍次于热。即偏于寒性的病证,可用温性的方药治疗。

  • 煎厥

    厥证之一。①指虚损、精绝所致昏厥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不居集》卷四:“人身肾与膀胱竭绝

  • 麻疹经验方

    儿科医方书。朝鲜族李常和著于1918年。着重阐述麻疹的一般临床症状、麻疹的预防及临床治疗。载方86个。东西医学研究会出版发行。

  • 电光夜照

    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神光自见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