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臂向左右分开,翘掌用力推向两翼,然后钩掌收回,贴于腰际。
痰证之一。因痰饮留于四肢、膈上或胁下所致。见《赤水玄珠》卷六。《不居集》卷十七:“饮痰,停于膈上,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蓄于胁下,胁痛干呕,往来寒热。”《张氏医通》卷四:“饮痰成呕吐,胁痛,四肢不举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阴挺。详该条。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7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并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由于唐氏试图用中西汇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
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故又称外邪。
即羊水。戴武承《女科指南集》:“养胎之水谓之胎浆。”
出《补缺肘后方》。为蓼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