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如意丹

如意丹

医学入门》卷三方。川乌八钱,槟榔人参柴胡吴茱萸川椒干姜茯苓黄连紫菀厚朴肉桂当归桔梗皂角石菖蒲各五钱,巴豆二钱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或五丸或七丸,随症使引送下。治温疫及一切伏尸传痨,癫狂失心等症。山岚瘴气(枣汤或白汤下);风疫及大麻风、紫癜、疮癣、左瘫右痪鹤膝风等一切风疫(荆芥煎汤下);寒疫小肠气痛(小茴香煎汤或吴茱萸煎汤下);暑疫及五淋(灯心煎汤下);热盛(大黄煎汤下);燥疫(生地或麻仁煎汤下);膀胱疝气肿痛(萝卜煎汤或冷水下);温疫及水肿(车前子木通煎汤下);水气(甘遂大戟煎汤下);瘿蛊(甘遂煎汤下);五般痔(白矾汤下);五癎(乳香汤下);肾脏积,咬齿、唾涎、腰疼(盐汤下);五疟(桃枝煎汤下);失心中邪(柳枝、桃枝煎汤下);阴阳二毒,伤风咳嗽(薄荷煎汤下);五疳痢疾肠风脏毒(陈米煎汤下);诸般咳嗽(姜汤下);小儿惊风(薄荷煎汤下);痈疽瘰疬,疮痍,涎喘,消渴,大小肠闭,或泄或利,酒毒,便红,喉痹,重腮,不服水土(温汤下);痢疾红甚(黄连煎汤下);妇人血海久冷,带下赤白,难以生育及诸般血气(艾汤下)。

猜你喜欢

  • 干脚气

    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所致。症见足胫无力,麻木痠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

  • 正骨学

    书名。郑怀贤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全书共11章,分述正骨学简史,人体正常骨骼,骨折与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其他骨伤的原因、症状、治疗、验案等,特别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内容比较实用。

  • 老人便结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

  • 内经类编

    书名。9卷。元·罗天益编。全名《内经类编试效方》(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本书系罗氏在他的老师李杲的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是《内经》分类的作品之一。已佚。

  • 腜(méi 媒)

    指妇女始怀胎。《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四:“妊娠之初,月水乍聚,一月为腜。”《说文》:“妇始孕,腜兆也。”

  • 消乳

    指哺乳期间中断乳汁分泌的方法。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保胎方论》:“产母不令子饮乳,有乳而欲消者,用麦芽五钱,炒为末,四物汤调服即消。或用神曲二钱,炒为末,酒吞日服一次。”参见断乳条。

  • 四时

    即春、夏、秋、冬四季。

  • 郑虔

    【生卒】:?~760年?【介绍】:唐代本草家,字弱斋。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人。曾因被控“私撰国史”贬十年。回京后,737年为广文馆博士,人称“郑广文”。蒐集由西域等地转入内地的药物,撰《胡本草》7卷

  • 简易医诀

    书名。4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女、儿、外科等类病证。作者以三言歌诀形式论病、论治、论方。歌诀后有详细注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引用各家

  • 肾邪

    五脏病邪之一。《难经·十难》:“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