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骨名。又名成骨。即胫骨。参胻骨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女科》卷一。即补真润肠汤,见该条。
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始创于宋代(1026年),用铜铸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有脏器,中空。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
见《湖南药物志》。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金·镏洪编(亦有题作金·刘完素著)。本书所论伤寒,实际以温热病为主,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后人将此本附刊于《河间六书》之后。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翼首草之藏语名,详该条。
【介绍】:见费伯雄条。
南通王胪卿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大黄、黄连、姜淀粉、巴豆霜、川贝母、荸荠粉、制南星、朱砂。微丸剂,每丸0.3克,半岁以内每次服五粒;六个月至三周岁,每超过一个月加一粒;三周岁以上,每超过一岁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