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病

太阳病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伤寒指掌》卷一:“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如脉浮而弱,汗自出者,此营强卫弱而表虚也,用桂枝汤解肌,使营卫和,而邪自解矣。”《伤寒医诀串解·太阳篇》:“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何谓太阳经证?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何谓太阳腑证?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详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伤寒蓄水证伤寒蓄血证等条。

猜你喜欢

  • 瓠子(瓠,hù,户)

    出《新修本草》。又名甘瓠,龙蜜瓜,天瓜、长瓠。为葫芦科植物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da(Thunb.)Hara的果实。我国各地有栽培。甘

  • 四正散

    《医醇賸义》卷一方。藿香一钱五分,苍术、厚朴、砂仁、陈皮、半夏各一钱,茯苓二钱,神曲三钱,竹茹八分。为细末,加生姜汁二匙,冲服。治暑季饮食不节,外感不正之气而致的呕吐。

  • 郭右陶

    【介绍】:见郭志邃条。

  • 严防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人。善治痢,在杭州一药铺坐堂。曾因治愈宋高宗的“冷痢”而著名。

  • 黄峻寿

    【介绍】:见黄岩条。

  • 下廉

    ①经穴名。代号LI8。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4寸处。一说“在曲池前五寸”(《医学入门》)。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

  • 寒中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中寒。由于暴中寒邪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宜温里散寒。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

  • 诊脉察病之意。《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 枣花翳

    病证名。①见《证治准绳·杂病》。多指枣花翳内障。详该条。②近代某些医家认为指黑睛生翳,形似枣花者(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属花翳白陷,详该条。

  • 张瑾

    【介绍】:宋代医家。字敬民,双凤里(今江苏太仓)人。精于医术,善治垂危病人。曾被荐为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