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痫。详该条。
证名。指表热、里热症状同时存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多由表证未解,邪热入里
五嗽之一。见《外台秘要》卷九。又称劳嗽、疰嗽。指劳极损伤肺络或感邪恶之气所致的咳嗽。《医说》卷四:“惟今之所谓劳嗽者,无所经见,意其华佗所谓邪嗽,真人所谓疰嗽者是也。此病盖酒色过度,劳极伤肺,损动经络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常以巫术治病,善治外症。
即妊娠。详该条。
见理瀹骈文摘要条。
病名。见金梦石《产家要诀》。指妇女在炎夏怀孕,口渴欲饮之证。宜四物汤加黄芩、木通、陈皮。
又称通乳、下乳。指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由于气血虚弱而致缺乳,症现乳汁全无,或有而不多,乳房无胀痛感,面白唇淡,食少便溏,治宜补血益气,佐以通乳,方用通乳丹加减(方见缺乳条);由于肝郁气滞而致缺乳,症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