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疡医大全》卷十七引雷真君方。熟地黄、玄参各一两,茯苓五钱,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山药各四钱,五味子二钱,肉桂一钱。水煎服。治咽痛。②《疡医大全》卷十七方。熟地黄三两,巴戟天、天门冬、麦门冬各一两,茯
出《神农本草经》。为扁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审视瑶函》:“此症谓风飏游丝,偶然撞入目中而病痛也,即今人呼为天丝打眼。”即飞丝入目证。详该条。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
【生卒】:十六世纪下叶至十七世纪中【介绍】:明末至清代医家。字敬通。安徽歙县人。为名医程玠(松崖)之侄孙,初为庠生,学儒兼精医术,治疗多验。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程氏推崇唐代《外台秘要》一书,因念
皮肤针之一。将毫针集簇成丛,外加捆扎,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反治法之一。有两种含义:一是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即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药,作为药引。《伤寒论》中的白通加猪胆汁汤,引用猪胆汁即为此意;一是汤药内服的反佐法,即热药冷服,寒药温服,以避免格拒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郁金、川芎、青黛、薄荷、小黄米各二分。为末,每次少许,口噙冷水搐鼻中。治鼻痛。
痿证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又名皮毛痿。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问答》。多因饮食生冷、痰凝气阻而致。症为背、脊、手臂等处生瘤如豆,渐大如桃,无痛无痒,内有腐渣样物。即粉瘤。宜手术摘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