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急性热病少阴阴液耗伤,又见阳明燥实内结的三种急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
书名。见《崇文总目》。7卷,已佚。
出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指月经,详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邦贤条。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小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见该条。
小便不利症之一。见《症因脉治》卷四。指与岁运气候有关的小便不利症。阳明司政,燥热加临而见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右脉数大者,宜用知母石膏汤、清燥汤。少阴司政,火胜而见发热舌赤,小便不利,左脉数大者,宜用导
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症因脉治·头痛论》:“心疼烦闷,头痛,痛连胲骨,少阴症也。”参见头痛,三阴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