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
见鬼臾区条。
见鬼臾区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即脑疽之易破者。见脑疽条。
膈,指膈膜,为分开胸腹之筋膜。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即上腹部。《医林改错》:“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膈膜以上,心肺咽喉,左右气门,其余之物,皆在膈膜以下。……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
病名。亦名孕痈。指妊娠期间、腹内患痈的病症。多因寒温不适、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劳力过度,情志不畅致脾虚气滞,运化失职,糟粕留滞,血气蕴结,化热为毒,蓄枳成痈。可分脓未成与脓已成两个阶段。脓未成时症见腹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
见《四川中药志》。为苦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潜隐皮肤,钻刺剧痒,搔抓不知痛。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搽绣球丸。类似结节性痒疹。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