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钻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郁金散,见该条。
东汉时医官职称,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计2名,其职责掌管医方。
病名。见《救伤秘旨》。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证名。出《灵枢·经筋》。指痛如纽结之状。是经筋病的症状之一。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桃仁(去皮尖)、红花、苏木各一钱,青皮八分,乌药四分,独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水煎服。治痧症血结不散。
证名。指感受风热阳邪所致的表证。《赤水玄珠·论表里热》:“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治宜辛凉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热证条。
病名。指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加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