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
病证名。见《济阴纲目》。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忧鬲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参见五膈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野冬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玄参、麦门冬、生地黄、甘草、知母、马勃、大黄、犀角、芒硝、沙参。水煎,兑童便一盅服。治疫喉腐烂,灼热痧赤,谵语神烦,舌干绛或干黑,脉数便秘,瘈疭抽搐,内火大炽,津液已伤等症。如神识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即生于左臀下摺纹中之外痈。参见外痈条。
垂,耳垂珠;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见《重庆草药》。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万寿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