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生注候》:“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侍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注,与病者相似,故名生注。”症见心胁痛,转移无常,或体中痛,移易牵制,冲绞心胁。日久
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难经·二十五难》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早期的经脉学著作马王堆汉墓《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载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
见《陕西中草药》。为祖师麻之别名,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生地黄、赤芍药、当归、川芎、黄连、黄芩、栀子、防风。水煎服。治失血后燥热瘛疭,脉数盛者。
出《岭南卫生方》。为麻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因劳损伤心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心劳实热,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可用泄热汤等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因情志抑郁所致的三种郁证。见《景岳全书·论情志三郁证治》。即怒郁、思郁、忧郁。详各条。
证名。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目昏。详该条。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胃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张氏医通·诸痛门》:“胃心痛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