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

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

药物学著作。3卷。北宋·和剂局陈师文等编。后经多次修订。约刊于十二世纪初(北宋末)。本书原为《和剂局方》(后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的附录部分,后抽出印单行本。内容系选录《证类本草》中的常用药432种,删去序例,分类法不变,内容作了适当删节。是《证类本草》的一种节要著作。现有《学津讨原》本。

猜你喜欢

  • 鱼尾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眼角外者。治见疔疮条。

  • 黑仁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推板法

    推拿手法名。用手指紧紧按住肌肉,进行与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向前推压或向后扳动,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牵伸而放松。常用以治疗软组织劳损、痉挛、粘连等引起的痠痛等症。

  • 足的别称。见《灵枢·经脉》。

  • 火化少阳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少阳属相火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其化以火。”

  • 刘守真

    【介绍】:见刘完素条。

  • 胞气

    胞,同脬,即膀胱。指膀胱的气化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 单锁口

    病名。《医宗金鉴》卷五十七:“一嘴角有痘(天花)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两嘴角各又一粒,名曰双锁口。”

  • 清中驱疟饮

    《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卷三方。半夏、橘红、黄芩、槟榔、草果、山楂、青皮、厚朴、苍术。加姜、枣,水煎服。治疟疾初起,先寒后热,胸膈饱闷,或寒战后大渴。

  • 耳痛

    证名。出《灵枢·厥病篇》。属肝胆二经风热者,耳中干痛而痒。治宜疏风清热。用凉膈散加减。属火毒炽盛者,耳痛较剧,可兼见赤热肿胀。治宜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加减。属风邪挟湿者,疼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