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性
即四气。详该条。
即四气。详该条。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介绍】:见虞抟条。
【介绍】:东晋时期武职大臣,兼通医学。字深源。曾著方书,后失传。
指临床遇到五种脉、证不符的危重病症,禁用针刺。《灵枢·五禁》:“病与脉相逆,命曰五逆。”“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
《症因脉治》卷三方。青皮、枳壳、大腹皮各等分。水煎服。治三焦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若上焦胀加桔梗;中焦胀加苏梗;下焦胀加木通。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证名。见《千金翼方》卷十一。指视力丧失,盲无所见。详目盲条。
见《江西草药》。为盘龙参之别名,详该条。
厥证之一。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一名冷厥、阴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
七窍之一。外耳道出口的孔窍。参见七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