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牛角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介绍】:见许律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蒲桃疔。见该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介绍】:见郑瑚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指小儿患病时所表现的形态,为望诊内容之一。《幼科指南心法》:“小儿病形各样,须憑眼力消详。怀中偎缩风凉,合面睡时热瘴。夜啼烦热腹痛,目直惊风须防。长吁哽气热中藏,痰喘上攻火旺”。可供临床辨证参考。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即胎兼癥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