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昌
【介绍】:
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抄辑有《奇方类编》2卷(1719年)。
【介绍】:
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抄辑有《奇方类编》2卷(1719年)。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系生于颧部的疽。由阴分积热而成。患处色紫、漫肿、坚硬、麻木、疼痛毒甚根深,难溃难愈。初起宜清热通结,内服内疏黄连汤。余治法见无头疽条。
是金石类药品经过升华提炼制成的升丹、降丹的总称。
病证名。因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血少,统摄无力以致冲任失调,故见经期先后不定,经血色淡,或混有粘液,肢体倦怠,食少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等。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梢头为锐眦。”即外眦。详该条。
阳气重叠过甚,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参重阴必阳条。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治癖黄用半夏散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指纹色黄白,多属伤脾、疳积(见《医学入门·察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