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正常脉象之一。指脉来沉而滑利之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蘧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崇祯年间(1642年)举孝廉。平素注意医药,曾在海上卖药。当时值兵荒马乱,行医不计酬,救活很多。著有《医准》一书,佚。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经少,此气血弱也。宜服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生姜、大枣)。”
病名。又名产后厥逆。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