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清·陈士铎《石室秘籙》:“视各物倒置,人又无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半身不遂,详该条。
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赤水者,其根起于心,其状先从胸肿起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三化,指火化、口化、胃化。火化,指食物烹煮熟烂,即食物由生到熟的烹调加工过程;口化,指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过程;胃化,指食物蒸变传运、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见曹庭栋《老老恒言》引《华佗食论》。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散,见该条。
见《温热经纬》卷五。即甘露消毒丹,见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心肝二经热毒上攻,蕴结不散所致。发于眉至额部,初起肿胀,色黑质硬,剧痛;甚则闷乱呕逆,溃烂成疮。治宜泄火解毒。内服清瘟败毒散,外敷止痛拔毒膏。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即紫丸,见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巴豆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山大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