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匮要略》。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见该条。
病证名。清·罗应章《经验医库》:“气衰呕吐,是脾胃气虚不化。”症见呕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饮水。治宜健脾益气。用加减六君子汤。参见脾虚呕吐症条。
即第五足趾。
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病名。《喉科种福》卷四:“证由蛾将成脓之时,犹连服凉散之剂,吹凉散之药,以求速效,虽红退消肿,而脓根未拔,外皮顽硬,一遇时气外感,饮食积热,则旧蛾复作。”参见石蛾、乳蛾等条。
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见《中药志》。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介绍】:见徐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