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①睾丸的别名。《古今医鉴·脏气各殊论》:“男子肾气外行,上为须,下为势,故女子、宦人无势。”②势力。某些组织器官的支持作用。《证治准绳·伤损总论》:“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髓。”

猜你喜欢

  • 搜风逐寒

    祛风法之一。治疗风寒痰湿之邪留滞经络的方法。中风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腿臂间局部作痛,或筋脉挛痛,屈伸不利,用小活络丹。

  • 筋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 遭指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

  • 治削

    药材的制作加工。出《金匮玉函经》。包括药材的去杂、切削等操作技术。如:①挑拣: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②颠簸:用柳条或竹制工具,上下左右振动,除去药材中的泥土、灰渣等杂质。③筛:用以

  • 震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雷廓。详该条。

  • 寒湿腹胀

    证名。指感受寒湿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寒湿腹胀之症,身重不温,手足厥冷,腹胀无汗,此寒湿腹胀之症也。”可因气候失常,天冷阴雨,或坐卧卑湿,寒湿袭于腠理,壅闭脉络所致。治宜祛寒化湿为主。身重、

  • 毛葫芦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斜刺

    针刺方法之一。指进针时,针体与穴位皮肤呈60°左右刺入的刺法。主要用于骨骼边缘和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在运用某些针刺手法进行催气时亦常使用。斜刺时,采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方向,则根据具体穴位或补泻要

  • 汗家

    指平素多汗、易出汗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 物触

    指小儿心神受到拂逆而致的精神神经症状。《古今医统》:“小儿随其心性,不可触逆;凡有所爱之物,不可强直取之。心神所好,若不遂欲,心气解散,神逐物近,不食不言,神昏如醉,四肢垂軃,状如中恶者,称为物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