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气流行较大的经脉通路。《灵枢·脉度》:“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见《本草纲目》。为胡桐泪之别名,详该条。
即头摇。见《伤寒论·平脉法》。详头摇条。
证名。《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多由火邪侵袭肺卫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皮也者,所以包涵肌肉,防卫筋骨者也。……心实之痛,深至肉间,宜导赤散加减;火灼之痛,如欲炙手
证名。指因气血不畅而引起的四肢浮肿。《素问·阴阳别论》:“结阳者,肿四支。”《宣明论方·结阳证》:“四肢肿,四肢热胜则肿,四肢者,谓诸阳之本,阳结者,故不行于阳脉,阳脉不行,故留结也。”治宜犀角汤等方
【生卒】:1883~1960【介绍】:生药学家。又名一黄,字午乔,号药农、去非、老迟、高翁。江苏武进人。1905年留学日本,于上野东京药学专门学校学习。1908年在东京参与创建中华药学会,次年入东京帝
病证名。即子肿。《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来,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俗呼琉璃胎。”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病名。即乳蛾发于一侧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病名。出《肘后方》卷四。即内伤,详该条。